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雍正七年(1729)以后,清朝上谕经皇帝同意后,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出:一种是明发...

雍正七年(1729)以后,清朝上谕经皇帝同意后,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出:一种是明发上谕,通过内阁公布,称作“内阁奉上谕”,是属于有关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共知的;另一种是“寄信谕旨”,是以军机大臣奉旨的名义,也称“廷寄”,只限于少数臣工所应知而不适于公开的机密性谕旨。上谕的撰拟者应是

A. 中书省长官

B. 内阁大学士

C. 军机大臣

D. 礼部侍郎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设立后,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经皇帝同意后发出,所以选择C。清朝中书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无权撰拟上谕,故排除A。清内阁权力日益削弱,而大学士的官品很高,但仅是最高荣誉而已,无权撰拟上谕,故排除B。清朝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无权撰拟上谕,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A. 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B. 具有最高决策权

C. 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D. 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

 

查看答案

《宋史•职官制》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削弱相权

B. 加强皇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减少决策失误

 

查看答案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A.世袭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

 

查看答案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

A. 削弱门下省审议权    B. 减少决策失误

C. 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D. 集权于中书省

 

查看答案

《汉书》卷14《诸侯王表序》:“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合下图分析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

A.巩固分封制度

B.增加财政收入

C.加强中央集权

D.增强封国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