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报刊《纽约时报》1936年涉及中国的报道为17篇,1937年为46篇,1938年为122篇 ,1939年为539篇,1940年为531篇。这种状况表明( )
A. 对日宣战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B.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数量增多
C. 中国战时国际战略地位不断强化
D. 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华支持的力度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百团大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德国顾问史培曼报告:“数日来,(日)敌用大部空军炮队及战车进攻,以求占领崞县(在今山西省)及原平(在今山西省),我军虽极英勇反攻,但崞县终于昨日被敌军占去。……十八路军之一部,现向宁武敌军之后背进攻。”材料反映了
A.国军消极避战
B.山西成为全面抗战的始发地
C.国共合作抗战
D.八路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国民革命失败至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蒋”再到“联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国民党反共政策不断调整
B. 阶级矛盾逐渐缓解
C. 共产党领导阶层发生分化
D.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