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 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 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 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 外商企业
B.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洋务企业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认识到解放民众思想的重要性
B. 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
C. 冲击到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 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
姑苏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现象变化的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B. 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C.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D. 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考查,乃至亲自试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A. 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
B. 受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C. 普遍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成就
D. 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