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安在《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一文中说:“……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这表明元代
A.行省拥有大权,不再受中央节制
B.行省制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C.地方集权于中央,地方无自主权
D.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
唐太宗曾定下制度:“中书、门下及三品官人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唐太宗定下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三权分立,分化相权以加强君权
B.提高谏官和史官地位
C.以制度约束高层权力,减少失误
D.规范官员的奏事程序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3人,其中多人被免职或处死。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中枢机构人员变化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丞相的犯罪率比较高
D.身份比较低微的人才大多数都是贤臣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日:“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据此,柳宗元认为
A.郡县制度优于分封制
B.秦始皇实现统一的真正原因
C.应公平公正选用人才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存在弊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之为副丞相,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主律令司法,是为秦代中央决策、执法的显要管理。该官吏的职称为
A.郡守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公卿
秦朝建立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或省中,印曰玺。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至上
B.皇帝独尊
C.皇位世袭
D.君权神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