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 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汉高祖六年诏书:“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绝。且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下列官职与“廷尉”职能一致的是
A.太尉 B.刺史 C.参知政事 D.司寇
下表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时期 | 高层政区 | 统县政区 | 县级政区 |
秦 |
| 郡 | 县、道 |
魏晋南北朝 | 州 | 郡、王国 | 县、侯国 |
唐后期五代 | 道(方镇) | 府、州 | 县 |
宋 | 路 | 府、州 | 县 |
元 | 省 | 路、府、州 | 县 |
清 | 省 | 府 | 州、县 |
A.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影响行政区划 B.统县政区均由高层政区演变而来
C.州的层级变动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 D.县级政区创始于秦朝并最为稳定
汉武帝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两汉的统治延续四个多世纪,其鼎盛时期人口达到5900多万。这说明
A.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B.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C.轻徭薄赋政策的推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学者许倬云认为“春秋之世,国家与社会逐渐分道扬镳,分道扬镳的前面一部分是封建秩序与宗法制度的分离,后面一部分则是封邦建国成了君主国家,最后变成了统一的大帝国。”下列有关“封建秩序与宗法分离”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墨家思想盛行
B.礼崩乐坏,嫡长子继承制被完全破坏
C.井田制彻底瓦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D.诸侯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
记述 | 出处 |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 《荀子·儒效》 |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 《殷周制度论》 |
A.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