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是汉代和亲的一位女子,汉代之前歌咏昭君的作品哀伤凄凉是主调。宋代以后,长期为泪水浸泡的昭君,也有悲壮慷慨亮丽的一面,常与屈原连在一起被诗人们咏叹,成为国家气象的象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学风格更能表达丰富情感 B.政治化的情感性引申与附会
C.文人的际遇与家国天下的抱负 D.伦理道德教化的逻辑和理想
宋代有一种叫作“沙公服”的衣服,夏天穿着凉爽舒适,很受欢迎,但因其质地轻薄,穿着较透,被认为有伤雅观,不合礼仪,故一度被统治者禁止穿着。这表明
A.民众的社会道德观念显著增强 B.工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观念
C.治国理念受到理学思想影响 D.统治者注重规范社交礼仪
陆九渊曾上奏说,君主应该统筹大局,而不是事必躬亲。若以此为戒,然后能遂求道之志,致知人之明,陛下虽垂拱无为,而百事详矣。在此,陆九渊
A.认为君心得正才能国治天下平
B.强调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知人善任
C.劝导君主治国遵循“无为而治”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发明本心”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外编》卷二十五《疾谬》中曾生动描绘了两晋南方妇女的社会生活,说他们离开织机,走出厨房,拜亲访友,周游城邑,途中有说有笑,甚至举杯痛饮。对上述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两晋时期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地位有所提高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
C.民族融合潮流对两晋时期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D.儒家纲常伦理思想在两晋时期受到冲击
明代一位名叫顾清的官员,在《松江府志》中描述了当时松江地区民风向奢的23种常见变化,并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这一现象说明
A. 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B. 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
C. 商品经济冲击了消费观念
D.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
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B.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
C.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 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