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认为:过去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把这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的“万民法”,认作为一切法律所应该尽可能依从的一个伟大的、虽然还没有发展的模式。这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的时期。由此表明
A.万民法实际附属于“市民法”
B.万民法成为一切法律的模式
C.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演进
D.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
《雅典政制》记载,抽签选举后,官员任职前需要完成一张“考核项目清单”,内容包括: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该规定
A. 强调了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
B. 违背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原则
C. 注重对官员施政能力的考察
D. 表明血缘政治仍然根深蒂固
1935年5月,胡适在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凄然感叹,“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因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反映出
A. 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民众的共识
B. 胡适主张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
C. 国民党文化专制引发知识界不满
D. 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下面是民国初年一学者笔下描述的“中国”与“西方”的一些特征的对比。这些特征
中国 | 西方 |
专制独裁、野蛮 | 民主、文明 |
非理性、愚昧 | 理性、开明 |
迷信、死气沉沉 | 科学、活跃 |
虚弱、黑暗 | 强壮、光明 |
以家族为本位、以感情为本位 | 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本位 |
A.是对当时中西方国情的正确认识
B.推动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C.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丰富性
D.是推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重要诱因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中体'应是对'西体'的限制,但'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入们虽想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实际却很难如愿。”材料旨在强调“中体西用”
A.束缚了知识阶层的思想进步
B.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政治保守
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早期维新人士王韬指出:“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王韬此论反映了
A.民族自尊的文化认同心理强烈 B.民族自尊的社会氛围比较浓厚
C.民族自省的变革意识开始出现 D.民族觉醒的国家观念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