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对外战争的一再挫败 B.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C.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侵略走上富强之路
C.帮助人们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
D.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19世纪80年代,有人撰文介绍某外国著作称:“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不合时宜者渐渐消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该外国著作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