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 陆贽(754~805),苏州人。十八岁登进士第,780年德宗即位,陆贽被召...

    材料  陆贽(754~805),苏州人。十八岁登进士第,780年德宗即位,陆贽被召为翰林学士,参与机谋。陆贽一心想报效恩遇,锐意于治,“政或有缺,巨细必陈”,为德宗所看重。唐中期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租庸调制难以实施。为此陆贽主张采取改良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凡所占田,约为田限”。实行轻徭薄赋,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裁减租价,务利贫人”,以缩小“贫富悬绝”,使“贫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指出:“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因此,他反对对农民进行毁家取财的极度剥削,认为这是统治阶级“厚其所资,而害其所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做法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贽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陆贽经济思想的意义及其实质。

 

(1)经济思想:政府设置田限限制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降低剥削率,缩小贫富差别;要求政府爱护劳动力,以“养人”为立国之本。 (2)意义:在其主张中,能兼顾农民阶级的利益,反对贫富过于分化,表现出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对限制统治阶级的无节制的聚敛,缓和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解决面临的经济危机,加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具有积极意义。实质: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寻找平衡,实质上是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1)根据“主张采取改良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反对对农民进行毁家取财的极度剥削”等内容可知陆贽的经济思想主要是限制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反对对农民极度剥削,要求政府爱护劳动力,实行“养民”。 (2)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陆贽的经济思想需要从一定程度维护农民的利益、缓和社会矛盾、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加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实质: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陆贽的经济思想实际上还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海军宣布封北起秦皇岛,南至北海口的中国海岸,封锁中国港口,与内地交通中断。这样中国抗战物资的运输,只能依靠陆路国际交通。当时,从苏联经新疆到西安的西北国际运线由于线路长达4000千米,环境恶劣,运输量十分有限;而滇缅公路1938年8月底通车时,路况也很糟糕,因此,连接广东、广西和越南港口的桂越国际交通线便成了当时获取境外物资最主要的通路。这一时期,外援的军用和民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桂越运往各地前线,桂越成了抗战物资进出的一条后方大动脉。据统计,在1938年10月,中越交通运输线的月运量仅为5000多吨,到1939年下半年,运量已达9000吨以上。仅1939年9月,运进中国的1.47万吨物资中的1.25万吨即经此路线,达85%。这些战略武器和物资在中国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广西社会科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桂越国际交通线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桂越国际交通线建立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材料  清政府推行了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新政”,原本较为闭塞的奉天省亦不甘落后,着力开展新式教育。奉天省成立了管理全省教育工作的学务处,还设有小学总查所、宣讲所、教育官练习所、教育总会等教育辅助机构和研究团体。奉天省陆续创办了许多新式学堂,中、小学堂居大多数,其中初等小学堂又占了很大比例,课程有经学、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仍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内容为主。此外,还有专门学堂、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女子学堂或半日学堂等。专门学堂有法政学堂(近代法律学校)方言学堂(外文学校)等;实业学堂设土木、机械、印刷、纺织等专科,并结合所学建有各类实验工厂供学生们实习。一些开明的地主士绅、官吏、商民,认识到教育对于开发民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出资兴建私人学堂。随着新式学堂的踊跃建立,师资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奉天省创办一系列师范速成学堂,以解此燃眉之急,同时派遣一定数量的留学生赴国外学习,回国后担任教职,或从事其他科技文化事业

——摘编自刘战《清末新政时期的奉天省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的奉天省教育改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时期的奉天省教育改制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辉煌的葡萄牙帝国很快成为荷兰和英国的战利品;法国将大量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荷兰的大量殖民地最终也落入到英国的手里。在18世纪末,英国因为美国独立而失去了她在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而在19世纪初,西班牙也以同样的方式失去了她在新大陆的所有属国。基于这些令人沮丧的经历,欧洲各国对海外占领新的殖民地一时失去了兴趣。政治家开始信奉一个原则,就是殖民地“就像水果,一旦成熟,很快就会从树上掉下来”。而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在谈到英国的殖民地时曾经说:“这些可怜的殖民地就是我们脖子上的重担。”但是在19世纪末,由于对殖民地和附属国产生了兴趣上的复苏,很多欧洲国家开始对海外殖民地展开激烈的争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唤醒和强化了对殖民地产生新的兴趣。

——摘编自(美)迈尔斯《世界近代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概述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尊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邻里亲属缺食者,应拨出稻谷借给他们,秋后收还,勿收利息。既仕,必时刻以报国为己任,奉公勤政,抚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于民……”理学将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口号,变成价值信仰,反映了宋明时代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理性主义、求真务实。理学家“格物穷理”的思辨方式和学术追求,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探索规律;由张载、王安石等思想家发展起来的唯物论思想,引导人们去探索新奇的自然现象。

——摘编自周建标《宋明理学中的精华部分》

材料二  他们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要用民主和科学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根据历史和现实生活,他们指出三纲五常、忠孝节义这些封建老教条是“奴隶之道德”,是同“今世之社会国家”根本不相容的。他们把打击的矛头直指封建时代的圣人孔子,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潮流。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道德建设的内涵,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强调新道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宋明时期和民国初期道德建设的共同因素。

 

查看答案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国家提出了“西欧重返拉美的口号”;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普拉扎在1970年访欧时表示“拉美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任何大国的领地或后院”。材料说明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美苏争霸暂时趋向缓和

C.欧洲已经摆脱美苏的控制 D.美国霸权政策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