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辽沈战役时期,中共中央军委只用一纸电报,就使林彪改变原作战计划,率军转头南下,直赴锦州;而蒋介石数次电令,甚至亲赴前线,也未能促使东北国民党军司令卫立煌救援锦州守军,导致锦州被解放军迅速攻克。这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B.得到军民的广泛支持
C.有先进科学理论指导
D.利用敌方内部的矛盾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侵略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对此进行反驳的史料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是
A.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
B.《蒋介石日记》(1915-1945年)
C.《东京日日新报》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D.《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俄罗斯革命常被用来和中国相比,但它们的差异至今还是显而易见:布尔什维克首先夺取了城市,中国共产党则相反,先农村而后攻占城市。”这里的“差异”
A.由两国不同的革命性质导致 B.都是共产国际指导的结果
C.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D.导致了两国革命结局不同
五四运动前后,“改造中国”成为非常流行的政治口号。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题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步”的演讲,梁启超等创办了名为《解放与改造》(后改称《改造》)的刊物,新民学会的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C.社会变革的需要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社会不断发生变化。下列陈述准确反映了这种变化趋势的是
A.从反抗西方殖民侵略到维护传统变化
B.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到工业化的实现
C.从维护君主专制到实现近代民主政治
D.从对传统体制的改良到民族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