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认为:“欧美改良政治之时……社会之流弊未生,彼以为政治良、百事皆良,遂不注...

孙中山认为:“欧美改良政治之时……社会之流弊未生,彼以为政治良、百事皆良,遂不注意于社会事业;及至社会事业败坏,至于今日之欧美。则欲收拾之。而转无从。”这说明孙中山

A.要进行反帝反封建

B.追随欧美进行政治改良

C.主张大力发展经济

D.吸取欧美教训关注民生

 

D 【解析】 孙中山认为:“欧美改良政治的时候,一些社会矛盾并没有发生,因此,欧美国家也不请注意社会事业。这就导致今天欧美国家社会事业败坏,没有办法解决。”这说明孙中山在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时注重吸取欧美教训关注民生,所以本题选D。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反帝反封建的意思,故A可以排除;孙中山虽学习、效仿欧美的政治,但并不是照搬照抄,注重吸取欧美政治革命的教训,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C在材料中也无法体现,可以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查看答案

“(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例如画苹果不为是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材料中的画家们属于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查看答案

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把普通人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及内心真实按着顺序记录下来。这种主张

A. 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B. 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

C. 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 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查看答案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

时间

1949

1953

1956

文科学生占比

33.10%

14.90%

9%

 

 

A.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 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

 

查看答案

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

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 B.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

C.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 D.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