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A 【解析】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帮助统治者改善统治,故A符合题意;争夺对诸侯国政权控制的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百家争鸣并非都厚今薄古,或颠覆以往的政治、文化等内容,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以至于每事必卜。而西周统治者则强调“顺乎天而应乎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种变化反映了

A.对天命鬼神思想的否定 B.先秦神权政治的常态化

C.“尊礼敬德”思想的普及 D.周人对政治兴亡的反思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材料二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本草纲目》共分为16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摘自《中国传统文化总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原因并简要概括写作过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  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更具有威胁性。

——克拉克

请回答:

(1)“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

(3)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放弃自己的自由,确实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确实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确实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即使分散着的人们一一相继地被某个个人所奴役,不管他们的人数可能有多少,我在那个地方就只看到一个主人和一群奴隶,我全然没有看到人民和他们的首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善政治之建设那么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画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假设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即不可能也,亦不可望也。

——宋教仁1913年3月《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中的“良善政治”指的是什么?什么原因说“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污秽……如故”?

(3)简述法国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妨碍。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堵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全然,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请依照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些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2)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光绪帝的要紧观点,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