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知识分子大量进入政治领域,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也就成为了民间戏曲小说的主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戏曲小说源于生活,它鲜活灵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体现出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而是强调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材料主旨不是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故排除;材料反映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而不是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上述现象表明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B. 三教合一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C. 儒学已丧失其正统地位

D. 统治者注重各类思想的实用功能

 

查看答案

英国科技学者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汉朝人伪造日食记录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

B.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C.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D.天与人相感应的结果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查看答案

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以至于每事必卜。而西周统治者则强调“顺乎天而应乎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种变化反映了

A.对天命鬼神思想的否定 B.先秦神权政治的常态化

C.“尊礼敬德”思想的普及 D.周人对政治兴亡的反思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材料二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本草纲目》共分为16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摘自《中国传统文化总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原因并简要概括写作过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