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末主张废帝王纪年而用新纪年者约四种,除康有为主张孔子纪年和刘师培主张黄帝纪年外...

清末主张废帝王纪年而用新纪年者约四种,除康有为主张孔子纪年和刘师培主张黄帝纪年外,章太炎曾主张共和纪年,高梦则主张耶稣纪年。这些纪年之争共同反映了

A.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 B.实现社会转型的强烈要求

C.维护传统文化 D.恢复传统制度的迫切愿望

 

B 【解析】 不管主张何种纪年方式,有一点他们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要废除帝王纪年,他们都认为中国必须要在各个层面进行相应的社会转型,包括纪年的方式,以此才能挽救民族危机,故选B。纪年方式不是满汉民族矛盾的焦点,毕竟在清朝之前的历代封建王朝同样也是采用帝王纪年,故无法从材料得出A项结论,排除;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只能从康有为和刘师培的主张中看出,故C项只能反映材料的局部信息,排除;材料中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要求改变传统制度的迫切愿望,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无独有偶,同一时期日本和朝鲜也分别出现了“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的思想。据此可知

A.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东亚历史潮流

B.东亚国家以儒学为共同价值取向

C.东西方文明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向

D.文化本土化已成为东亚社会共识

 

查看答案

清同治八年,奕訢上奏指出:从前各国条约,“最难措手者,惟‘中国如有施恩利益,各国一体均沾’等语”。光绪年间,曾纪泽进一步指出,“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这表明清朝部分官员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C.仇洋和排外思想浓厚 D.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查看答案

下表为1844—1856年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这反映当时的中国

年份

广州

上海

1844

3340

480

1847

2530

1100

1850

1670

1190

1853

1050

1720

1856

1730

3190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对外贸易逆差严重

C.对外贸易中心发生变动

D.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查看答案

清代苏州严氏之先“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清康熙时人归玄恭曾言:“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其观点反映出

A.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 清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C. 政府开始调整抑商政策

D. 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下降

 

查看答案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印刷技术有进一步突破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