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之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将“除旧与布新”作为社会风...

新中国成立之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将“除旧与布新”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方向与目标,扫除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在全国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新社会风气。其主要目的在于

A.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适应政治经济建设需要

C.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D.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风气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风向标,是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先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有助于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即这场运动是为了配合当时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B。民主革命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完成,故A项与材料的时间限定不符,排除;这次社会风气治理运动的目标是“除旧与布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必然不是运动的主要目的,排除C;向社会主义过渡只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等层面需求中的一项,D项不如B项全面恰当,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表明抗日战争已取得了胜利

C.政治协商制度的雏形已经显现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某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该时期毛泽东

A.探索了新型革命道路

B.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问题

C.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D.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查看答案

清末主张废帝王纪年而用新纪年者约四种,除康有为主张孔子纪年和刘师培主张黄帝纪年外,章太炎曾主张共和纪年,高梦则主张耶稣纪年。这些纪年之争共同反映了

A.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 B.实现社会转型的强烈要求

C.维护传统文化 D.恢复传统制度的迫切愿望

 

查看答案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无独有偶,同一时期日本和朝鲜也分别出现了“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的思想。据此可知

A.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东亚历史潮流

B.东亚国家以儒学为共同价值取向

C.东西方文明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向

D.文化本土化已成为东亚社会共识

 

查看答案

清同治八年,奕訢上奏指出:从前各国条约,“最难措手者,惟‘中国如有施恩利益,各国一体均沾’等语”。光绪年间,曾纪泽进一步指出,“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这表明清朝部分官员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C.仇洋和排外思想浓厚 D.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