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
A. 尊崇法律权威
B. 忽视道德规范
C. 崇尚知识美德
D. 追求直接民主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由此推断该哲学家
A.肯定人的价值 B.否定神灵存在
C.强调理性至上 D.推崇绝对真理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
新中国成立之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将“除旧与布新”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方向与目标,扫除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在全国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新社会风气。其主要目的在于
A.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适应政治经济建设需要
C.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D.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表明抗日战争已取得了胜利
C.政治协商制度的雏形已经显现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毛泽东在某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该时期毛泽东
A.探索了新型革命道路
B.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问题
C.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D.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