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五四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等几种,五四之后一年...

五四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等几种,五四之后一年多,出现四百多种,其中很多都介绍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民众觉醒 B.宣传了民主科学

C.推动了思想解放 D.取得了初步胜利

 

C 【解析】 材料信息是,五四运动之后,鼓吹新文化,介绍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激增。这说明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故C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众觉醒,故A错误;新文化运动宣传了民主科学,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标志是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惩处了卖国贼、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各省以筹措军费为借口开始“截留田赋”;《辛丑条约》签订后,各省“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这反映出

A.社会动荡导致财赋减少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军阀混战影响中央财政 D.地方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还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等。这些规定

A.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 B.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C.宜告了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表明三民主义目标得以实现

 

查看答案

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清朝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这说明了

A.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动摇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的条件逐渐成熟

 

查看答案

慈禧贪恋权势,对义和团时而纵容,时而镇压,两面政策,相互矛盾。慈禧的这一态度客观上反映了

A.义和团并不可靠 B.时局动荡严重 C.清政府腐败无能 D.列强武力逼迫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政府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彼时的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争,清朝上层也不能团结一致。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人全国之师”。这说明当时

A.日本举国团结一致 B.清朝统治腐朽没落

C.中国民族意识较弱 D.中日民众差距较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