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晚期,在山东和河北大运河沿途,商业化的棉花栽种迅速发展。有些种植者利用漕运船只南下回程时的便宜运费,将原棉卖给江南的纺织业者以获取利润。上述现象反映了
①运河便利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②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③小农经济遭受打击逐渐破产 ④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中写道:“‘地圆说’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是因为它与明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内在相应之处——万历朝的士人对‘格物’的兴趣;耶稣会士运用优于明代士人的方法(曲面几何)和工具(望远镜),向后者展示了自己是如何研究天与地的。”据此可知
A.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了中国 B.理学盛行促进了科技的广泛传播
C.明朝政府鼓励中外文化的交流 D.传教士开创了东西方交往的先河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所列关键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 | 《兰亭序》、三长制、灌钢法 |
② | 参知政事、五大名窑、“交子” |
③ | “天可汗”、曲辕犁、雕版印刷 |
④ | 行省制、关汉卿、《授时历》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北宋建立后,面临五代所遗留下的最大问题,就是腹心之患和肢体之患。腹心之患,即禁兵;肢体之患,即藩镇。”下列选项中,属于北宋为了解决“肢体之患”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 ②“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
③“事务悉归本州知州、通判兼总之” ④“中书之政,分于六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 B.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
C.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 D.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
汉朝建立后,“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同‘缺’)焉。”为此,汉武帝
A.颁布了“推恩令” B.设置了中朝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实行盐铁专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