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褒扬条例》,规定了表彰孝行节妇的条款;后又有颁发《祭孔令》、举行祭天活动和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等活动。由此引发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
A.“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某班开展“图说历史”活动,小李同学搜集到如图“工农红军民族革命战争与义勇军的斗争联合起来”。但因记录单破损,出版年只能识别出“19?3年”。结合所学可以判断,这一年应是
A.1913年 B.1923年
C.1933年 D.1943年
1893年秋,张之洞因其主持的汉阳铁厂经费窘迫,立意在湖北织布局之外增建纺纱厂。他认为这样“既能辅佐布局之不逮(不足之处),兼可协助铁厂之需要”。由此可见
A.甲午战败使清政府放宽了办厂限制
B.张之洞对民用企业的认识走向深入
C.创办民用工业只是为辅助军事工业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其影响而产生
“清朝开放了!几天前,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从此以后)每年我国都可以向北京城派驻一名全权公使,其逗留时间亦无限制。”近代法国《环球画报》的这则报道与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世纪晚期,在山东和河北大运河沿途,商业化的棉花栽种迅速发展。有些种植者利用漕运船只南下回程时的便宜运费,将原棉卖给江南的纺织业者以获取利润。上述现象反映了
①运河便利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②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③小农经济遭受打击逐渐破产 ④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中写道:“‘地圆说’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是因为它与明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内在相应之处——万历朝的士人对‘格物’的兴趣;耶稣会士运用优于明代士人的方法(曲面几何)和工具(望远镜),向后者展示了自己是如何研究天与地的。”据此可知
A.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了中国 B.理学盛行促进了科技的广泛传播
C.明朝政府鼓励中外文化的交流 D.传教士开创了东西方交往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