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它还被评价为,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建国大纲”和“政治纲领”。这篇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如图是刊登于1935年6月3日《申报》的国产牙膏广告《牙膏防御战》。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A.它可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和国货运动
B.广告宣传成为近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策略
C.工商界人士积极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使用英译名说明国人英语教育得到普及
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位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译者。下表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相关信息
来源 信息 | 陈望道回忆 | 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 | 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编译局 | 中央档案馆 |
出版时间 | 1920年4月 | 1920年8月 | 1920年9月 | 1924年6月 |
相关情况 | 在上海出版未发现实物 | 封底有“出版”字样 | 印有“再版”字样 | 印有“第三版”字样 |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能够确定中译本最早出版于1920年4月
B.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传播
C.中共一大召开推动了原典翻译热潮的出现
D.该中译本在当时中国的出版物中最受欢迎
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褒扬条例》,规定了表彰孝行节妇的条款;后又有颁发《祭孔令》、举行祭天活动和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等活动。由此引发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
A.“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某班开展“图说历史”活动,小李同学搜集到如图“工农红军民族革命战争与义勇军的斗争联合起来”。但因记录单破损,出版年只能识别出“19?3年”。结合所学可以判断,这一年应是
A.1913年 B.1923年
C.1933年 D.1943年
1893年秋,张之洞因其主持的汉阳铁厂经费窘迫,立意在湖北织布局之外增建纺纱厂。他认为这样“既能辅佐布局之不逮(不足之处),兼可协助铁厂之需要”。由此可见
A.甲午战败使清政府放宽了办厂限制
B.张之洞对民用企业的认识走向深入
C.创办民用工业只是为辅助军事工业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其影响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