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 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 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 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 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诗经》的首篇《关雎》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学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关雎》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下表为部分先秦思想家的主张,这些主张反映出
人物 | 主张 |
孔子 | 将粮食看成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 |
老子 | 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 |
墨子 | 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 |
商鞅 | 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
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B.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
C.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 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发表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0月3日,中国政府复照苏联政府,表示欢迎立即建立中苏两国的外交关系和互派大使。中苏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并在困难中有过相互支持。
中苏两国人民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苏联之后,中国又与其他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苏矛盾加深,直到边境上军事对抗。面对美苏争霸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新形势,毛泽东以联合求斗争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当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毛泽东从国际斗争的现实出发……我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在国际舞台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摘编自刘光良<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1949~1976年)的内在逻辑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所推行的外交原则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的主要表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立宪和代议制政府,但缺少成文宪法让它在现代国家中显得与众不同。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英国逐渐发展出一种稳定的宪制,它铭记着君主、上院和下院的联合主权,同时也在捍卫人民的自由,并且让立法机构越来越多地对不断扩大的选民负责。直到20世纪晚期,这套宪法在内广受拥戴,在外深受赞赏。
——摘编自(英)哈利.T.狄金森《现代英国宪法:改进或颠覆》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一部独具一格的共和形式的英国式宪法,它体现代议制精神而不是民主制精神。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民主容易导致暴民政治。宪法制订者已明确认识到这个新国家是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利益集团的集合体。但宪法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障财权而不是人权,这是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特色。
——摘编自罗荣渠《略论美国联邦制度的形成和宪政体制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宪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美国宪政的不同之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行政管理方式,也是一种治理制度,其核心是郡县体系。秦统一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历代王朝基本沿袭这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的方式。各行政区划的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一般到县一级。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按照中央统一政令执行政策,无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权力。
我国较早形成了以大一统中央集权郡县制为主体的治理模式,有历史文化传承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战国以后封建地主制经济发展的现实政治需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特点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