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别,提出了“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一新的概念以区别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概念的提出
A.体现了对中俄革命性质的深刻认识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
C.反映出中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
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李大钊指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胡适则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上述观点
A.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
B.论证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
C.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两面性
D.全面颠覆了国人道德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他们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相对较多 B.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认识逐渐深入
C.资产阶级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同
有学者指出,尽管维新变法运动中“思想激荡之势包含各种各样很不相同的思想,但它主要是以一种激进的倾向为特征”,这种特征反映了对国家富强问题的关注,这种激进思想打击了传统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础。这反映出维新变法运动
A.使思想界陷入混乱 B.具有思想启蒙的特征
C.因激进而难以被接受 D.打破了传统政治秩序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时间里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B. 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 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 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19世纪末,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农民是我们中国人民之中的最大多数,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救国思想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