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创刊号中表达该报的宗旨:“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他在此强调
A. 传统的四书五经隐含维新之意
B. 提高国民思想觉悟的重要性
C. 创办报刊是维新变法的前提
D. 中国落后源于国民公德的缺乏
1895年康有为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主张;张之洞在《劝学篇》里也明确表示:“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康有为在上海成立推动变法的强学会,恳请张之洞出任会长,张慨然应诺,捐助白银1500两作为开办费。据此可以判断二人
A.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 B.阶级属性本质相同
C.对救亡图存有所共识 D.改革主张渐趋一致
早期维新派代表冯桂芬在《西算新法直解序》一书中说:所谓的“法",古今之别并不重要,中西之别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善与不善,善是唯一标准。“学问之道,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一思想
A.消解了中西古今学问之间的矛盾
B.理智地兼顾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C.直接推动了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
D.体现晚清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思想
某一思想“既为在器物层次作趋利避害和急功近利的变革提供了可能性,对于传统民族认同符号而言,又具有保护性的功能”。该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中体西用 D.实业救国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所谓“蛮狄羌夷之名”,指的是那些居住在中国周边而未知“王化”的少数民族,而不是来自欧美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外国人,他们是天下“奇士”,域内“良友”。据此判断
A.魏源的认识有别于传统华夷观念 B.清政府开始了师夷的具体实践
C.中国人的观念带有崇洋媚外色彩 D.士大夫主张师夷制夷以夷变夏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德国企业家辛德勒与其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该片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该影片的成功得益于
A.全景再现了二战的惨烈历史 B.各种现代特效技术的大量应用
C.迎合了民众的精神娱乐需求 D.引发人类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