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C.明清官员考核标准以德行为主

D.明清时期的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政府对官员“丁忧”执行严格,对官员形成潜在的道德及权力约束,反映了明代对官员道德品行的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丁忧”是孝道的体现,并不是西周礼乐制度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法制与道德的关系,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从这段材料中看出

A.戏曲已经成为伦理教化的主要途径 B.戏曲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戏曲成为人们感情交流的主要途径 D.戏曲具有休闲娱乐功能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反映他

A.主张学校应该专注于道德教化 B.批判儒家伦理纲常

C.主张学校应该评议国政是非 D.重视推广儒家礼俗

 

查看答案

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宋诗的这一特色

A.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B.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

C.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D.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查看答案

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

A.出现“百家争鸣” B.儒释道三教合一

C.政府对思想控制加强 D.儒学地位受到了冲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曾是一道抵抗异族入侵的长城。但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新的社会力量之后,它又成为民族精神中陈旧的一面。庚子辛丑之间,陈旧一面的解体,同时又促成了新的民族觉醒:“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于是,“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jì,到)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其他旋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民报·发刊词》1905年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民主义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关于西方“三大主义”的观点。

(3)比较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与西方“三大主义”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