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后人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
A.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
B.元代政治清明
C.元代戏曲创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
D.元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据史料记载: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日食,礼部侍郎徐光启依西法预推,顺天府见食二分有奇,琼州食既,大宁以北不食。《大统》、《回回》所推,顺天食分时刻,与光启奏异。已而光启法验,余皆疏。帝切贲监官。时有官员言:“《大统》乃国初所定,此即郭守敬《授时历》也,二百六十年毫未增损。自至元十八年造历,越十八年为大德三年八月,已当食不食,六年六月又食而失推。是时守敬方知院事,亦付之无可奈佑,况斤斤守法者哉?今若循旧,向后不能无差。”于是礼部奏开局修改。乃以光启督修历法。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西学传入始于明朝末年 B.古代历法已经不合时宜
C.文化交流推动历法革新 D.明末官僚体制弊端丛生
“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该材料主要论证的是
A.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
B. 明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C. 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 经济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繁荣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官吏行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马丁·路德认为:“凡国家社会合法的制度都是上帝美好的工作;基督徒从政、司法、照宪法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治理政事、按律科罪、开正义之战、从军、订合法的契约合同、置产、官府吩咐起誓以及嫁娶等,均无不可行。”由此可见马丁·路德( )
A.提出王权高于神权主张 B.具有近代法治意识
C.强调教会经济管理职能 D.开启宗教改革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