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传统中国人大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

传统中国人大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不断向外推延,由此扩展成一个“个体—家族—国家—天下”的同心圆结构。这一现象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中国人的家国天下情怀,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B项正确;诸侯管理地方的分封制、垂直管理地方的郡县制和世袭权力地位的世袭制等,都不是产生由个体到家庭,由国家到天下这一同心圆结构和观念的制度源头,ACD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口号。

时期

口号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革新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德先生賽先生

十世纪二十年代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向前进;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民族团结起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増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

——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休制变化的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央集权走向崩溃的原因

材料二  晚清的非统一政治格局,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最直接原因之,日相伊藤博文在分析甲午战争时说:“中国名为一国,实則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則诚十余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者,吾何畏焉?”在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权力努力的目标是政治军事权力的扩大,而不是以生产活动促进国内市场形成。像机器局、船政局这些地方机构,都是由督抚经办且各自为政,这种官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张玲玲《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明清时期加强边疆管理的部分措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代边疆管理的共同特点。

材料二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杨遂从甘肃安西、高台等处招募贫民四百户,携眷前往屯种。1764年,甘肃大早,乾隆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杨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零八户前往。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移民乌鲁木齐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但也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察举制是汉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沿袭秦朝,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等方式,任子是沿袭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由于任子、赀选讲究门第和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进入仕途,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军功则要在战场立军功,受封军功爵。随着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人才,仍按“军功爵”选官,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

——摘编自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

材料二  察举制由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各郡国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汉武帝时孝廉一科为最重要。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察举制举荐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布衣”平民。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察举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察举制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