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德意志画家丢勒的版画作品《启示录四骑士》(1498年创作)。画中四位骑士马蹄所到之处,罪人们统统受到惩罚。一个主教倒在马下,头被地狱之龙吞噬着。画家借用它来抨击教会的罪恶。画中骑士脸上带有相当浓厚的情感色彩,天使的衣服也与常人无异。这反映了
A.启蒙运动将矛头直指封建教权主义
B.文艺复兴倡导“人本”对抗“神本”
C.宗教改革抨击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D.古希腊智者怀疑神、反对神的精神
克拉底鲁,古希腊哲学家,公元前5世纪人。他歪曲了他的老师德谟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变的思想;否认事物有相对稳定性,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主张
A.与苏格拉底的主张类似 B.体现了相对主义倾向
C.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发展了相对论
据考证,“乾隆中叶以后,扬州闻名的戏班一半以上是徽商的家班”,徽商常以自家戏班联络地方官员和乡绅。1790年,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徽商江鹤亭组织“三庆班”,进京祝寿,开“四大徽班进京”之先河。这表明
A.古代戏曲技艺传播甚广 B.京剧吸收元曲戏曲元素
C.商业发展助力艺术交流 D.家班符合士大夫的品味
明代小说《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派三藏赴西天取佛家真经的故事。小说中有一段孙悟空在太上老君(注:太上,清静至极)的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片段。这说明《西游记》
A.是明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B.可折射出唐代三教合一
C.故事情节虚构毫无意义 D.反映出唐明两代历史的同一性
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 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 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 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 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也说:“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表明
A.“礼”成为华夷之辩的主要内容
B.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民族交融
C.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D.周人对礼乐文化发展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