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刚发表时,全名没有固定,时有诸如“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等说法。到2002年后,全名定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后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
A.党的指导思想都是由偶然的说法演变为科学的理论
B.党的指导思想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C.“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特征
一位著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由此看出该学者认为“这个思想”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B.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终形成
D.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为此,毛泽东发表了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 《论十大关系》
批判封建旧思想和输入西方新思想演变为对旧道德的工具(封建旧文学)的进攻,李大钊提出“要以其优美之文学,高尚之思潮,助我国民精神之发展”。陈独秀提出:“吾国文艺犹在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材料说明文学革命
A.伴随思想解放而产生 B.缺乏系统有效的理论
C.促使新文化运动转型 D.参与者观点高度一致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如图是一位学者制作的“三民主义”的讲解图片,对图片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平等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族群和谐即是追求各民族平等
C.天下为公即追求生产资料公有 D.共和是实现民治平等的途径
梁启超在参与戊戌变法的过程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性的著述。他擅长用浅显流畅的文字来阐述重大的时事问题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常带感情,有很强的鼓动性。严复评价其“任公文笔,原自畅遂。”这反映出
A.当事人对事件的记述最为可信
B.一手资料未必能客观反映史实
C.历史著述与客观史实必然出入
D.历史著述均受个人情感所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