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变迁从一个方面折射了近代中国命运的浮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变迁从一个方面折射了近代中国命运的浮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一个地区性国际秩序的主导者,面对西方东进之后的世界秩序重构,中国曾经试图继续维持旧秩序,但遭遇惨败。

在20世纪初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建中,中国逐渐主动参与。……与晚清时期被迫进入国际秩序不同,这一次中国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并有着自己的明确诉求。

——摘编自《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王建朗

材料二  二次大战是一次国际政治舞台重新洗牌的时期,历史给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抗日战争前期,独力支撑抗战的中国为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竭力将中日问题国际化。

1942年2月,蒋介石一行访问印度,劝说英印双方在战争大局下作出妥协,7月,指示《中央日报》连续发表两篇社论对印度问题进行评论,呼吁双方妥协以促进战时盟国在远东的合作。

1943年10月,中国与美、英、苏一起签署莫斯科宣言,参与了四大国对战时与战后世界的安排。……侵略战争打破了旧秩序,反侵略战争并不是要消极地维护旧秩序,而是要在一个更为合理的基础上建立新秩序。在这一轮世界秩序的大变动中,中国抓住了机遇,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并在这一秩序中获得了重要地位。

——摘编自《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抗战后期的中国国际角色定位与外交努力》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秩序关系又有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组织(部分)统计

——据百度搜索整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以前中国在国际秩序中表现出来的国家意识。分析在20世纪初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构中,中国外交主动性的主要表现。

(2)阅读材料二,概括指出,与20世纪初期世界秩序变化中的外交相比,二战期间中国外交的新变化;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二战后初期的世界秩序中获得重要地位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中国与世界秩序关系的变化。

 

(1)国家意识:“天朝上国”。 外交主动性表现:1917年对德宣战,派劳工赴欧助战;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提出收回山东权益主张,受挫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参加国联;参加华盛顿会议,并收回山东主权和其他权利,迫使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2)新变化:从主要主张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到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同时积极介入地区事务的解决,推动战时合作、战后世界的安排;有明确的大国意识和大国作为;获得大国地位。 表现: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并取得五推动大常任理事国地位;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和的签署关贸总协定(或是关贸总协定的原始缔约国)。 (3)变化:从积极参加现行国际组织与世界秩序接轨,走向通过积极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新型区域外交,对现行世界秩序进行改革和创新、补充,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由材料“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一个地区性国际秩序的主导者”,结合所学,近代以前中国在国际秩序中表现出来的国家意识就是天朝上国。关于“外交主动性表现”,结合所学,如:1917年对德宣战、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等。 (2)关于“新变化”,由材料“抗日战争前期……竭力将中日问题国际化”“1943年10月,中国……参与了四大国对战时与战后世界的安排”,可得出从主要主张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到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同时积极介入地区事务的解决,推动战时合作、战后世界的安排;由材料“中国抓住了机遇,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并在这一秩序中获得了重要地位”,可得出有明确的大国意识和大国作为,获得大国地位。关于“表现”,结合所学,可从参与创办联合国和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等作答。 (3)结合所学,新时期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由材料“一带一路”等,可得出对现行世界秩序进行改革和创新、补充,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表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自由民平均拥有土地数量

材料三  在雅典,拥有公民权的只是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估计他们只有4万人左右。就是在公民中,实际上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也是公民中的少数。众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忙于谋生,无暇参加频繁的政治活动,更不可能担任握有大权的将军。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崔连仲主编的《世界通史·古代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雅典人口比例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材料一、材料三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由此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连环画《牛郎织女》中的一幅插图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

 

查看答案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

③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在一次重大的会议上,毛泽东深情地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次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