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曾指出:“从作战成果看,重庆军比较容易击败,但要捕捉、消灭采取分散战术的共军则极为困难。”他们还感叹:“共军的机动游击战法极为巧妙、顽强,成为我治安的最大祸患。”材料说明了
A.恰当的战略战术成为抗日的关键 B.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下降
C.日军已放弃正面战场的军事进攻 D.国共双方军事合作破裂
1932年,史学家柳诒徵创办了《国风》杂志,希望通过对我国光辉史迹的追寻,阐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一时期的史学家缪凤林致力于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尤其强调边疆问题的重要性。据此可知,两位史学家都
A.主张经世致用 B.否定西方文化 C.倡导民主革命 D.强调学术独立
农会原本是中共领导的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为宗旨的组织。但在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农字第9号通告明确指出:“农民协会已经不是一种职业组织,而是乡村中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政治联盟、农民政权。”这说明当时
A. 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道路迅速转移
B. 乡村民众政治利益诉求高于经济利益
C. 土地革命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起步
D. 中共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
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 借款次数 | 总额 | 经建借款额及占 总额百分比 |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 |
晚清政府 | 208 | 13.1亿两(白银) | 3.7亿两;28.2% | 2.8亿两;76% |
北京政府 | 646 | 15.7亿元(银元) | 4.5亿元;28.6% | 3.2亿元;71% |
南京政府 | 108 | 45.0亿元(银元) | 6.0亿元;13.3% | 2.2亿元;37% |
A. 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 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C. 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其意在
A.揭露列强瓜分图谋
B.打击顽固守旧势力
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
D.培养国人世界视野
1875年,驻法公使曾纪泽在日记中记述,“土国(土耳其)公便称中国为天朝,言欧洲及俄、美、日本等邦,皆有天朝公使”,土国甚欲“与中国结好”,鉴于土耳其在华宗教活动和新疆局势,使得清朝上下对与同为列强的土耳其建交一事,迟迟没有回应。这反映出当时
A.土耳其的舆论宣传左右了清朝政局 B.清朝政府的民族国家意识有所提高
C.朝廷对土耳其的外交示好漠不关心 D.清朝政府不急于获取西方列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