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上述思想主张折射出的突出特征是

A. 春秋战国变革时代

B. 儒道法融合的思想

C. 各派对社会的诉求

D.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D 【解析】 题干材料依次反映的是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主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面对划时代的变革,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这些思想主张折射出的突出特征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呈”,D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材料无法体现儒、道、法思想的融合,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合“突出特征”,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语是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书面语,各地区的中国人所说的方言颇为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不妨碍交流,这为中国的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提供了一种重要力量。这反映出

A.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B.汉字使中国语言文字多样性减弱

C.汉字是中国统一的决定性力量

D.汉字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遭遇多次波折,但经双方的努力两国关系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时间

中美关系

20世纪初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与美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年代

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1972年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20世纪80年代

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然而,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并非风平浪静,双方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和其它一些问题上斗争不断。

20世纪90年代

在90年代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中美关系又经历了三次大落大起,但依然在跌宕起伏中稳步向前。

 

 

——摘编自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等

(1)根据表格提示填写①的内容,并说明内容①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影响。填写内容②,并说明内容②的影响。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两国外交关系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民主政治是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显得尤为重要。

材料一  自近代以降,很多仁人志士都满怀热忱,试图在中国实践民主。先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知识分子,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紧接着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果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共的成立将先进的理论与先进的阶级结合起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有了思想武器、阶级基础和政党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后,以民主的方式建立民主的国家,享有人人平等的民主治国理念深入人心。新中国的成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实践拉开了序幕,也为全面系统地进行民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民主实践探索,加上“两会”的胜利召开推进了民主的建设,新中国从内容和形式上都逐步实现了政治秩序的重构,确立了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民主建设的主线,较好地解决了一个新的国家在民主建设方面所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整理自刘焕明《近代中国的民主之路与历史经验》

材料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在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也踏上了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理论,在现实中取得了丰硕的民主成果。在中国民主实践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财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成功实践落实发展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前提,社会主义法治以社会主义民主为保障。

——刘焕明《近代中国的民主之路与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初期“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逐步实现了政治秩序重构”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短短的时间内就终结了军阀时代,并控制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以及两广诸省。怎么解释国民党的成功?……有信仰、知道为何而战的军队……苏联专业的军事建议与援助……全国各地的社会群体都对国共合作心怀向往,愿意为国族的事业牺牲自己。

——《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乃自九一八以来,日本侵夺我东四省,淞沪之役,中国东南重要商镇,沦于兵燹;继以热河失守;继于长城各口之役;屠杀焚毁之祸,扩而及于河北;又继之以冀东伪组织之设立;察北匪军之养成;中国领土主权,横被侵削。

——《国民党自卫抗战声明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军此次军事行动的名称。并指出革命过程中收回英租界的地点。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自卫抗战声明书》发表的直接原因。为了实现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请写出两党正式合作的标志。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党军队是如何改编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摘自《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  (明朝)“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具体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论证该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