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B.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
C.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
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该图是一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B.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C.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D.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极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行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迁都重庆作了全方面准备
B.粉碎了日本掠夺资源的企图
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 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 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 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 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