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同学对社会转型问题很感兴趣,为此收集了下列几则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有同学对社会转型问题很感兴趣,为此收集了下列几则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经历了一场非常艰难的过程,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无论中国的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归根结底都与中国的文化观念有关,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的文化观念延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三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东周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前期(1919年以前)先进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3)选取材料三中关于20世纪欧洲“衰落”或者“成功”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4)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是中国向近代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试述这一时期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经济: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4分,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2)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或引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康、梁维新派、孙中山等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分别领导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动摇或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后又接受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文化近代化进程。(12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每段4分,答出层次给2分,答出史实2分。答到实业救国也可给2分) (3)观点一: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答衰落给2分) 论证: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观点二: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成功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答出成功字样即给2分) 论证:史实——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西方化进程加快。(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为二选一题,若两个都答,取第一种观点得分,满分6分) (4)政治上:成立新中国,颁布1954年宪法,确立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三大政治制度,一边倒,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美国封锁包围; 经济上: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文化上:双百方针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1)东周分两段,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这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学生可以从此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1919年之前,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器物学习的阶段、制度学习的阶段和思想文化学习的阶段。代表的派别及活动分别为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兴办洋务企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陈独秀等人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掀起了新文化运动。(3)此题是一道观点性的试题,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观点进行回答,选择哪一种都可以,但是必须分析都要言之有理。(4)此题切入点比较明确,让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角度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政治上可以回答我国建国初期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和1954年宪法;经济上可以回答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文化上1956年提出了“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下列哪一主张属于该流派的思想?

A.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B.通过高福利消除贫富差距

C.完全肯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 D.反对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狐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