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明清碑刻中常见“切铺均隶浙绍,在长元吴三邑各处,开张浇造烛铺,城乡共一百余家”,“职等原籍常郡……遵例领帖纳税,开设猪行”,“身等原籍溧水等邑,在苏开张水灶为业,缘异乡投苏,帮伙甚多”等文句。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 同乡同业现象普遍
B. 城市手工业发达
C. 城乡之间差距缩小
D. 地域性商帮活跃
明末清初,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和朱仙镇的民营工商业特别发达,被称为“天下四大镇’。清代前期,不少有眼光的富户纷纷“遣子弟学工艺、佐懋迁(懋迁:贸易)”于此,使其点为四所巨大的“工商学院”。据此可知,当时的四大镇
A.经济的辐射引领作用较为显著
B.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宽松
C.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
D.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
“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
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 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
C.交通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 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
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时间 | 被修正数 | 年平均数 |
1867—1869年 | 17项 | 5.7项 |
1880—1885年 | 11项 | 1.8项 |
1896—1900年 | 1项 | 0.2项 |
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罗马法规定,请求返还所有物之诉,当事人须带着系争实物到庭,如果系争物是不动产或树木之类不便携带,也必须拿一些象征性的标志物(如土块、树枝)到庭,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如果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这反映出罗马法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C.强调实物证据
D.保证了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