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史学家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着眼于“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时人评其“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也”。据此推断,《廿二史札记》体现的思想倾向主要是
A.“天人感应” B.“经世致用” C.“格物致知” D.“中体西用”
史书记载:乾隆年间,“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材料反映出清代前期制瓷业
①生产工艺具有地域特色 ②商业资本影响生产过程
③受到西方制瓷技术影响 ④不受政府闭关政策限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
明末思想家陈确认为“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向无人欲,则亦并无天理之可言矣。”陈确的看法
A.继承发展了程朱理学 B.否认了天理的存在
C.属于朴素的唯物思想 D.具有个性解放色彩
《元史·百官志》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综合材料判断,“都省”应指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内阁
某学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年代 | 农业税 | 非农业税 |
997年 | 2 408.1 | 1 567.7 |
1021年 | 2 641.2 | 3 874.0 |
1077年 | 2 021.3 | 5 117.2 |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政策松动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苏轼指责王安石推行的某项法令使得“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一法令是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