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乔治·博尔多诺韦《拿破仑》

材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大量的贸易、国际共同事业、没有国界之分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交通、频繁的旅行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欧洲各民族向着这个方向迈进。因此,我的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我们可以设想,以此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如果有一天它们受到威胁时,那么,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有可能使它们联合起来。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材料三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设想和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戴高乐实现欧洲统一的观点是什么?列举20世纪50、60年代的史实证实其设想的可能性结果?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分析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4)纵观半个多世纪来的欧洲一体化,归纳出欧洲联合呈现的趋势特点。探讨影响世界区域政治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

 

(1)设想:以本国为主宰统一欧洲。方式:以武力统一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2)观点:主张通过各国间协调和合作。扩大团结,进而实现真正的统一。 (3)重大事件: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面世。 国际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4)趋势特点:由经济联合走向经济政治的联合,联合程度越来越紧密。走向联合国家越来越多。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地域因素、国家利益、国际政治因素。 【解析】 (1)设想:根据“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得出以本国为主宰统一欧洲。方式:根据“1812年侵俄战争”得出以武力统一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2)观点:根据“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得出主张通过各国间协调和合作。根据“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得出扩大团结,进而实现真正的统一。 (3)重大事件: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得出1993年欧盟成立;根据“货币一体化”得出1999年欧元面世。 国际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等角度分析总结。 (4)趋势特点:根据“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得出由经济联合走向经济政治的联合,联合程度越来越紧密。根据“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得出走向联合国家越来越多。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可从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地域因素、国家利益、国际政治因素等角度总结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数十年来,一个长期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能否主动开始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而完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观点一: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观点二: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也无法出现资本主义,中国仍将处于前现代状态。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近一亿三千万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中国近代现代史》

请回答:

(1)你同意材料一两种观点中的哪一观点?依据16~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你的理由。(要求:表述成文,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对其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美两国关系影响着世界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向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布送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公告,表示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0月3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宣称:中共政府在公告中没有作出承担国际义务的保证,美国在目前情况下不会予以承认。……1950年4月30日以前,美国官方人员全部离开中国大陆,并从此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所有渠道。

——刘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据报道,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近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就经贸、人权、军事安全等问题批评中国,并声称若其当选总统将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答问时表示,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才是负责任的政治家。一些既不负责任,也毫无根据的论调不值一驳。”他分析对抗的原因: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两国共同利益是什么?这一变化在国际上有什么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中美两国的关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中,你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 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材料三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这两种制度”。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2)指出“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1787年美国宪法的,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三回“革命”的具体含义,谈谈你对“革命”的理解。

 

查看答案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下列作品中与卡夫卡作品属同一风格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1948年,在一批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印有这样的标志,标志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相关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