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儒张载说:“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可忧者”,他认为“政术”应当吻合或遵从“道学”的普遍原则,这一思想得到当时许多士大夫的认同。这一思想
A. 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B. 有利于对皇权的制约
C. 推动法家和儒家思想合流
D. 是理学形成的标志
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
A. 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 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 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所示。这表明汉代
A.外儒内法得到推行
B.儒家学说影响广泛
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 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 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 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 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
A. 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
B. 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
C. 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
D. 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