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三 《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中,以“包产到户”、“大包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被称做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份。简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并指出这种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四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五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材料二的图1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方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四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把广东和福建列为最早开放的两个省份,福建具有的独特优势
A.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地缘与亲缘优势 B.境内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C.华侨乡亲分布在世界各地 D.拥有近代最早开放的历史经验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如图是民国三十年创办的旌德建华烟厂生产的香烟商标。对此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
B.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C. 发展实业与抗战相结合
D. 中、美、英、苏四国共同抗日
读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