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
A. 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B. 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
C. 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D. 加强君主专制
历史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
B.强化皇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阅读下表,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比例 | 51%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平民 |
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B.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 利于“民本”思想的形成
C.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