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C 【解析】 关键信息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1921年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故①正确;国民革命是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②错误;③应是在一战期间,时间不符,排除;④是指台儿庄大捷1938年,故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C;②③错误,故排除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

A.有利于推动贸易的发展 B.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企业略),这反映出

 

 

1872—1894

 

1895—1913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步走向消亡

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D.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查看答案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