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以齐桓公首霸为标志的春秋霸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周王室已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且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问鼎之轻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摘自裘士京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材料二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摘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材料三 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建立了统一集权的秦王朝及之后的多个封建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汉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在建立众多地方政权的同时,还建立了北魏、元、清等中央政权,少数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使之拥有活力。
——张甜甜《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汉文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行汉法”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形成的特点及其表现。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的福利支出为20.74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8%;到80年代初时,福利支出685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6%。这种变化说明英国
A.国内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 B.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C.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增强 D.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1929年末胡佛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希望资本家能够维持现有的投资规模和工资水平,工人代表能够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每年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的出台说明胡佛
A.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C.已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所在 D.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这主要因为
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全球性市场的基本形成 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
希腊哲学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学派可谓其发源地。米利都学派代表人物有如下观点
泰勒斯 | 原初的实体是水。 |
阿那克西曼德 | 这种实体不是任何诸如水、火之类的物体,而是某种“不生不灭”的东西。 |
阿那克西美尼 | 原始物质是空气。空气稀薄时形成火,凝聚时形成风、蒸汽、水…… |
由此可知,米利都学派哲学
A.以无神论作为基本出发点 B.打破了世界起源神话信仰
C.重视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D.建立在科学与理性基础上
“星期日工程师”是指周一到周六为国营企业工作,周日或节假日为民营、乡镇企业提供无偿或有偿技术服务的国企技术人员。20世纪80年代初,“星期日工程师”开始在中国大量出现。这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 B.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扶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