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任务中,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担负着控制太子港动乱、打击非法武...

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任务中,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担负着控制太子港动乱、打击非法武装等多种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海地“1.12”大地震后,为恢复海地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帮助落后国家稳定、发展经济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

 

C 【解析】 材料“在联合国……为恢复海地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做出了突出贡献”等内容能看出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符合题意;A不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与题干强调的特点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D是我国推行新型区域合作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今世界经济呈现美国、日本、中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B.世界银行非常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C.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对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沈志华教授认为:“中苏之间谈的不是利益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就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中国有一套解释中国共产党行为、政策的理论,苏联另有一套理论,都说自己选择的道路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双方争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解释权。”沈志华认为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

A.国家利益发生了冲突

B.双方对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领导权的争夺

C.中苏领导人之间关系恶化

D.对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看法不同

 

查看答案

某学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学生试图揭示的是

A. 中德关系趋势

B. 中美关系趋势

C. 中苏关系趋势

D. 中日关系趋势

 

查看答案

基辛格均势理论是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是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实践

A.有利于中国重返联合国 B.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崩溃

C.直接推动了中日的建交 D.使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观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材料说明了

A.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需要

B.美国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中国改善中美关系是应对苏联的威胁

D.中美关系改善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