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们——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麦克莱伦(英)《卡尔·马克思传》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别,终于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及其代表著作。简述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变化……不可避免”思想产生的时代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并简述该会议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处讲话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试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两部相关著作。

 

(1)规律: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或剩余价值规律),《资本论》;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因素: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大大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基本矛盾)暴露;经济危机发生;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会议:中共七大。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意义:它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名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地位: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解析】 (1)关于“规律”,主要指唯物史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因素”,要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等。 (2)1945年春,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中共七大会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的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它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著作: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曾在古代的科技文化方面为世界发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百年一度落伍了;而今,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中国的科技发明创造又迎来新高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正是中国古代文明,即那些传教士花费毕生精力,在努力教化中国人的过程中传播过去的文明,曾经成为打碎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有力武器。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材料三  两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对比表

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

1876年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蓝等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2010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最主要的发明与应用成果。这些成果传到欧洲后,在“打碎欧洲中世纪文明”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所列两届博览会中美展品的不同,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2010年中国展品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邓小平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邓小平的战略决策是

A.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1983年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C.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D.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此,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A.“双百”方针 B.“863计划” C.“星火计划” D.“科教兴国”

 

查看答案

有学生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的部分标志性成果。下列成果及其地点关系正确的是

A.北京——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酒泉——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长沙——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西昌——“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查看答案

“它系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教训和计划经济的弊端,明确了改革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思路,因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水岭。”该评价与下列哪一思想理论成果有关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