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平发表上述讲话的主要历史背景是当时我国

A.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B.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开始显现

C.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D.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解析】 我国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所觉察,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和讲话,提出鉴于苏联的经验教训,“要引以为戒”,“少走弯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时期政治上没有“官僚主义”问题凸显的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集中反映了“官僚主义”,没有体现“腐败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所学可知,1982年我国修改宪法,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这段讲话发表在1982年之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我国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中的官僚主义问题逐渐凸显,故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

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

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是指( )

A.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C. 国民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该图反映了

A.“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

B.“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

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D.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前后,苏联的酒的平均消费量比美国的平均消费量多一倍,也比30年前的苏联多一倍,嗜酒者的平均年龄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7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 B.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

C.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地位下降 D.国家解体,个人前途日益渺茫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福利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提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关于福利的法律条文为证据
 


 

查阅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查阅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