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田秉锷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以“拜上帝会”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D. 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英国入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下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
A.四口开埠通商 B.广州贸易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 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 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 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2019年)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据此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
A. 玉面人的年代
B. 玉面人的特征
C. 扁足青铜方鼎
D. 鼎内壁的小篆
在秦初,七夕是一个禁忌日,汉代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有七夕节之说,但它是女性节日,女性庭院之巧是主要节日习俗,伴随着七夕节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直到明清这一情形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20世纪末,有人提出七夕节为中国情人节、感情节的说法,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情侣节。这些变化( )
A.农耕文明开始向近现代化过渡 B.节日是可以改变的
C.反映了民众精神情感的需要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