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理”即是“天理”,强调了它的道德性质,其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同时,他又反对思想僵化,大力提倡“致良知”。后来有些思想家对此作了改造,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这说明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其观点与程朱理学有本质上的不同
C.这种观点包含了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
D.理学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佳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性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区域市场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
B. 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
C. 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
D. 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
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辞官养亲。这说明宋代
A.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 家庭伦理取代政治伦理
C. 儒家主导三教融合
D. 意识形态渗透官僚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
A. 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
B. 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C. 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
D. 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
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风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这反映出
A. 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
B. 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
C. 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
D. 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