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

A. 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

B. 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

C. 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D. 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A 【解析】 依据材料,孙中山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也看到了西方文明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平均地权,由此可知,孙中山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共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文明,D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

B.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C.除旧与布新同步进行

D.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要求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主要有《二十四孝图》《苏武牧羊图》《状元及第》《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市民阶层价值追求 B.艺术的教化功能

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D.进步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理”即是“天理”,强调了它的道德性质,其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同时,他又反对思想僵化,大力提倡“致良知”。后来有些思想家对此作了改造,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这说明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其观点与程朱理学有本质上的不同

C.这种观点包含了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

D.理学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佳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区域之间市场需求存在差异性 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区域市场

 

查看答案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

B. 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

C. 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

D. 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