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并逐渐完备。回答下列小题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3.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它负责管理
A.起草政令 B.审核政令 C.全国军事 D.行政事务
4.观察如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军机处最初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 ②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决策机构
③军机处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 ④清朝灭亡前夕撤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历代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王朝疆域图属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2.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作用是
A.削弱了相权 B.有利于消除地方格局隐患
C.扩大了地主的势力 D.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境遇
3.派大将施琅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乾隆 D.咸丰
4.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作用是
A.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B.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C.杜绝了沙俄的侵犯
D.使漠北蒙古归顺清廷
中国古代出现许多变法和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回答下列小题
1.《史记·商君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革除了陈风陋习 D.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C.限制地主土地兼并,均衡农民和地主土地
D.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背景是
A.国家积贫积弱 B.割据势力太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C.相权过大,皇权受到威胁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农业受到冲击
4.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募役法”共同作用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限制土地兼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增加耕地面积
中国古代经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突出表现在
①铁工具得到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②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④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汉时期发明的具有翻土、灭茬、开沟、起垄功能的工具是
A. B.
C. D.
3.中国是瓷器大国,中国瓷大量出口至迟始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4.宋代城市商业较前代最大的变化是
A.受到政府鼓励
B.均用纸币交易
C.开始纳税
D.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近代西方思想家对自由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自由之路上,唯有通过信仰、成为基督徒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基督徒通过信仰而获得的自由使其成为了“众人之主”。然而马丁·路德同样提出,每个基督徒同样也是“众人之仆”,要通过爱上帝、爱邻人来荣耀上帝,实现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丁·路德将自由与道德和行善联系了起来,劝诫世人通过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积德行善以获得自由。
——肖樊《马丁·路德的自由观》
材料三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主张获得思想自由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二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材料三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摘编自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学习“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影响,列举新时期我国对“苏联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