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 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 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 “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A 【解析】 材料“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可知体现的是近代前期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故选A。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托古改制的思想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弱小的表现,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896年开始,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

A.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

B.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

C.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

D.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导致分封制逐渐崩溃

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

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的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三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78年

1992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8%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私有制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0

5.8%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根据地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2)分析材料二,指出毛泽东认为有效的革命办法是什么?采用这些办法的中国社会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了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哪些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