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作者
A. 主张全盘西化
B. 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 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 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 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 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 心外无物 B. 理是世界本原
C. 无为而治 D. 仁者爱人
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美国未参加的组织有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71年5月,联邦德国中央银行通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德国不再继续收购美元,要让本国货币“浮动”。这说明联邦德国要
A.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
B.加入欧元区
C.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这一运动”是
A.土地革命
B.包产到户
C.人民公社化
D.社会主义改造